<legend id="h4sia"></legend><samp id="h4sia"></samp>
<sup id="h4sia"></sup>
<mark id="h4sia"><del id="h4sia"></del></mark>

<p id="h4sia"><td id="h4sia"></td></p><track id="h4sia"></track>

<delect id="h4sia"></delect>
  • <input id="h4sia"><address id="h4sia"></address>

    <menuitem id="h4sia"></menuitem>

    1. <blockquote id="h4sia"><rt id="h4sia"></rt></blockquote>
      <wbr id="h4sia">
    2. <meter id="h4sia"></meter>

      <th id="h4sia"><center id="h4sia"><delect id="h4sia"></delect></center></th>
    3. <dl id="h4sia"></dl>
    4. <rp id="h4sia"><option id="h4sia"></option></rp>

        当前位置:首页-->专题专栏-->最新专题
        网络中国节·中秋一
         
        责任编辑:张然  来源:开封网   时间:2021-09-16 10:29:00  

        我们的传统节日:中秋节 最是团圆中秋夜 月明天涯共此

        “万里无云镜九州,最团圆夜是中秋”。心理学认为,人往往在夜里比在白天更感性,而月亮无疑充当了合适的布景。一轮明月,似乎在将空间拉近的同时,又将时间拉长。人们的思绪会飘向远方、飘向过去与未来,白居易就在《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》今昔过节的对比中,抒发了物是人非的慨叹。古往今来的很多文学家,也都由圆月引出万千思绪。“天涯共此时”,无论身处何地,总能用皓月召唤起内心最柔软的部分。连一向以沉郁示人的杜甫也写出“满月飞明镜,归心折大刀”这样夸张诙谐的诗句,可见思乡之情已然在人们心中浓得化不开。中秋节,被人们寄托美好的祝愿和情感,成为维系华夏儿女最深处情感的一条纽带。我们举杯邀明月,我们欢聚一堂,无不寄托着内心最朴素真诚的愿望:家人团圆美满、社会繁荣安宁、祖国富强文明。

        历史上的中秋

        早在《周礼》一书中,我们便可以看到“中秋”这个词,说明它出现得很早。古时人们将四季各分为孟、仲、季,仲含有中间之意。八月十五日(指农历,下同)正当秋季之中,正如宋人吴自牧《梦粱录》所言:“此日正三秋恰半,故谓之‘中秋’。”在古代,八月十五日也被称为“月夕”“八月半”等。

        需要说明的是,虽然很早就有中秋这个概念了,但它一开始并非节日,而是与农业生产有关的活动。并且,当时的中秋,也并不固定在某一天。众所周知,中国是农业大国,农业生产是国家的大事,历朝历代一向以农业为立国之本。八月十五日是秋收时节,农民为了祈求五谷丰登,会举行祭月、拜月等活动。班固《白虎通义》引《援神契》说:“仲秋获禾,报社祭稷。”而朝廷也会举行隆重的仪式,《周礼》中就有“中秋献良裘”“中秋夜迎寒”的记载。人们敬畏日月星辰,将其想象为人格化的神,祈求它们的庇佑,为人们祛除灾异、带来祥瑞。与此相关的是,很早就出现了与月亮有关的神话故事,嫦娥奔月、吴刚伐桂是其中流传最广的。毛泽东还写有“问讯吴刚何所有,吴刚捧出桂花酒。寂寞嫦娥舒广袖”的诗句。战国时期的屈原,在《天问》中仰望夜空,发出这样的疑问:“夜光何德?死则又育?厥利维何,而顾菟在腹?”一般认为“顾菟”是兔子,闻一多则解释为蟾蜍。可见,这些传说故事中的人与动物,也有很长的历史了。除此之外,中秋尚未被赋予寄托思乡之情等丰富的内涵。

        自唐朝始,很多传统节日逐渐褪去其原初的迷信等色彩,更具有生活化气息。我们从唐代诗人的笔下可以领略到当时人过中秋的欢快热闹——“万家相庆喜秋成,处处楼台歌板声”(杜牧)。但是唐代《艺文类聚·岁时部》中列举的时令节日,中秋仍未被朝廷定为节日。这一局面到了宋代才得到扭转。宋孟元老《东京梦华录》记载了当时开封市井的繁荣热闹,新酒上市,酒铺也重新装饰一新,“市人争饮”。螃蟹、石榴、梨等各色美食充斥着街面。到了中秋夜晚,“贵家结饰台榭,民间争占酒楼玩月”,节日的气氛浓烈又欢快。

        中秋节在明朝时成为国家法定的节日,其重要性仅次于春节,这一点可以从《明史·礼志六》的记载得到证明。清人所着《燕京岁时记》说:“京师之曰八月节者,即中秋也。”也叫“八月半”。这一天月亮很圆,故而人们又称它为“团圆节”,取合家团圆的美好寓意。明人所着《帝京景物略》说,有妻子回娘家的,“是日必返夫家,曰团圆节也”。此后,中秋节便与团圆联系了起来。

        节俗中的中秋

        比起其他节日来,中秋的节俗活动显得更为丰富多彩。古人很早以前便有春天祭日、秋天祭月的习俗。除了官方主导的活动以外,还有民间百姓的自发行为。最初,人们祭拜的对象是月神等,后来更加具有生活化、世俗气息,人们通过这一仪式感的行为,寄托美好情感、祈求美好愿望。宋代金盈之《醉翁谈录》说:“男则愿早步蟾宫,高攀仙枝,……女则淡伫妆饰,则愿貌似嫦娥,圆如皓月。”有意思的是,后来不知何故,这一仪式似乎成了女性的专场。敦礼臣《燕京岁时记》说:“惟供月时,男子多不叩拜,故京师谚曰:男不拜月,女不祭灶。”至于其中之故,作者留下了尾巴供后人猜想。

        赏月,也是中秋节的重头戏。人们备上时令果蔬、丰盛佳肴,呼朋唤友,登楼望月,游玩直达通宵。吴自牧《梦粱录》描绘了宋代都城开封过节的情形:几乎每家每户都摆开宴席,以琴瑟佳酿,对月嬉戏游玩。“玩月游人,婆娑于市,至晓不觉。”街上的门市商贩也络绎不绝,叫卖各种物品,如绒线、蜜饯、香料等,人们卸下日常生活的负累与琐碎,尽情释放着欢乐与喜悦。清同治五年《桂东县志》用“高歌剧饮”几个字,言简意赅地描画了热闹场景。书中还记载,有的人为了看一眼圆月,“候月华而竟夜不寐”。古人的这种浪漫情怀,也说明了中秋节带给人们的精神愉悦。

        走月亮,是流行于南方的习俗。在皎洁的月光下,女子夜晚结伴出游,称为“踏八步”,意在驱除疾病。走桥上路过,称为“过运”(《月令广义》)。清人沈复《浮生六记·闺房记乐》也说:“吴俗,妇女是晚不拘大家小户皆出,结队而游,名曰‘走月亮’。”

        此外,还有“听香”“树中秋”和“烧宝塔”“偷瓜送子”以及钱塘观潮等各式各样的中秋节风俗。在这些形式各异、丰富多样的习俗中,传递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期待。

        月饼与中秋

        古人是富有想象力的,在制作食物上,也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。古人对于事物又是挑剔的,不仅要获得味觉的满足,还要有视觉上的享受。于是,月亮的圆形,便成为月饼的定制形状;月亮所勾起的思乡之情,也被具象化为口味多样的月饼。它所寄寓团圆的意愿,一直延续到今天。古人的感性思维方式,于此可见一斑。在节日当天,似乎跟圆形靠边的东西都受到青睐。据明朝冯应京《月令广义》记载:北方人送给别人月饼、西瓜,称之为“看月会”。另有古籍记载,还有人送莲藕等瓜果。

        从元朝开始,吃月饼成为最典型的习俗,时人称为“啖华月之糕”。人们不仅用以招待宾客家人,还流行作为礼物相互馈赠。《西湖游览志余》说道:“民间以月饼相遗,取团圆之义。”这一习俗在清代仍可见到,“乡城率以菱藕、月饼相馈遗”(嘉庆二十三年《善化县志》),赠送对象不拘年龄,老少皆可。美食家们甚至绘出了月饼地图。在清人所着《燕京岁时记》中,作者只为前门致美斋的月饼点赞,声明“他处不足食也”。中秋节当天没吃完的月饼,人们再拿去晾干、再食用,有的甚至留到除夕再吃,这被称为“团圆饼”。

        自己吃、送人吃,似乎仍不足以烘托节日的气氛。闽台地区的人们又想出了新招——“博饼”,也叫博状元饼。人们将饮食与游戏联系在一起,把节日的气氛推向高潮。一听名字便知,这取材于科举考试。具体规则是摆放大小不一的月饼(称为“会饼”)共63块,依照各级科举人物的头衔给它们起名字。参与游戏的人投掷6个骰子,依照点数的组合,决定获取相应的月饼。通过游戏,培养参与者对知识的尊重、对荣誉的向往,很好地诠释了寓教于乐、导人向学。

        时代在发展、社会在进步,传统节日自然也会受到时代风尚的熏染,有着各自的“常”与“变”。比如,有所谓的“新中秋八雅”——“摄影、玩斗、形芭、莳肉、烹饪、诵读、寻幽、闻香”,颇有点闹中取静、自成一统之意。节日的习俗,变的是形式,不变的是美好的情感期望。而我们的情感也随着节日而固化,并一代一代传承下去,这是我们的根,也是民族生生不息的力量所在。

        【作者简介】范阳阳,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博士后。


        【打印此文】 【关闭窗口】